导航菜单

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成立于1996年,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现代服务业人才,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。学院是境内首个通过世界旅游组织(UNWTO)认证的大学教育机构,同时也是世界旅游联盟(WTA)全球首批九个学术界会员之一,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。

2022年,暨南大学整合全校旅游优势资源和核心研究力量,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旅游学科为新起点,在学科建设、学术影响力、人才培养等方面迈入更快更强新征程。2025年“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”中,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位居全国第3名,旅游管理专业位位居全国第6名,专业评价均为A+。学院“旅游休闲管理”学科连续多年在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” 位居全球51-75位,已发展成为国内顶尖、国际一流的旅游学院。

学院设有旅游管理(国家一流专业)、酒店管理(广东省一流专业)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,拥有本科、硕士、博士一体化办学体系,形成了新工科新商科学科交叉、协同发展的专业格局。学院拥有“国家高端服务业人才创新培养基地”、“国家级经济管理教学示范中心”、“全国现代住宿业产教融合共同体”、“广东省旅游教学示范中心”、“深圳市人文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”、“旅游新业态研究基地”、“高等建康旅游研究院”等9大产学研合作综合平台。

依托暨南大学“百年商科”的专业资源优势,学院形成了“名校+名企”的独特办学模式和“行家+专家”型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特色。与前海深港合作区、华侨城集团、岭南集团、香港朗庭集团、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等中外机构建立了 40 多个合作实习实训基地。校园文化多元而充满活力,学生组织和活动众多,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。毕业生受到国内外雇主的高度评价,在同类院校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就业率。

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、国际化、跨学科的师资队伍,整体实力雄厚。现有专任教师35人,其中教授9人,副教授13人,以中青年教师为主,有海外经历的老师占比为63%。近3年来,学院合计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5项、省部级项目17项;在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》《Tourism Management》, 《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》《管理世界》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17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;曾获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文化旅游优秀成果奖、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。科研团队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、文旅融合与新业态、AI应用下的服务管理、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、健康旅游和养老旅游、旅游目的地与消费者行为、旅游企业管理与创新、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,以高质量的科研支撑 “双一流”建设。

深圳旅游学院始终秉承暨南大学“面向海外,面向港澳台”的办学方针,坚持国际化办学道路并取得显著成效。目前已构建世界旅游组织、国外同类院校、国际著名旅游企业三维合作网络,与多所境外知名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,常态化开展师资互访、学生交换与联合研究。2025年,学院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“3+1”本硕联合培养项目正式招生,“走出去”的国际化培养特色进一步加强。当前,学院正着力推进“引进来”战略布局,启动面向阿拉伯与欧洲地区学子的旅游管理学位项目,未来让更多国际学生走进深圳、融入暨南。


(更新时间:2025年7月)